白腹锦鸡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1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2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3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4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5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6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7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8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9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10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11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白腹锦鸡

【白腹锦鸡】 第 12 幅

相机:
尼康 D5

摄于甘孜,阿坝等地

作品简介: 中文学名白腹锦鸡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别称铜鸡、笋鸡、衾鸡、箐鸡、银鸡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鸡形目 科雉科属锦鸡属种白腹锦鸡亚种无亚种命名者及年代Leadbeater, 1829英文名称Lady Amherst‘s Pheasant  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–低危(LC)。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: 二级 生效年代: 1989。  白腹锦鸡(学名:Chrysolophus amherstiae):雄鸟全长约140厘米,雌鸟约60厘米。雄鸟头顶、背、胸为金属翠绿色;羽冠紫红色;后颈披肩羽白色,具黑色羽缘;下背棕色,腰转朱红色。飞羽暗褐色。尾羽长,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。腹部白色。嘴和脚蓝灰色。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,缀满黑斑。胸部棕色具黑斑。栖息于海拔2000-4000米的山地,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、灌丛及矮竹间。以农作物、草籽、竹笋等为食,兼食昆虫。4月下旬开始繁殖,筑巢于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岩缝隙里,以枯叶或残羽为材,非常隐蔽。每窝产卵5-9枚,浅黄褐色或乳白色,光滑无斑。孵卵期为21天。 分布于中国和缅甸。  白腹锦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红腹锦鸡相同,都是富贵吉祥的象征。常有以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,最著名的是宋徽宗赵佶《芙蓉锦鸡图》,所画即白腹锦鸡。全图用双钩法线条细劲,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,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,加之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,浓淡相宜,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,堪称“形神兼备,曲尽其妙“。就构图而言,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、锦鸡,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,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,揖让有度。以清瘦劲健的笔体写就的诗文和精致艳丽的图画更是互为辉映,相得益彰。

顶一下
(0)
100%
踩一下
(0)
100%
手机版
我要投稿